骄傲 !神舟十二号回家背后的贵州人
9月17日,是神舟十二号返回的日子,为迎接航天员乘组的顺利返回,地面团队也密切配合,做好技术支持。在这其中就有贵州人的身影,他就是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探索技术研究室副研究员张仁勇。
这位从黔南三都自治县大山里
走出去的水族“放牛娃”
在逆境中成长、在科研求学之路上奋力前行
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圆了自己的航天梦
2020年11月24号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参与项目设计的张仁勇与同事们用手机记录下嫦娥五号发射成功一刻,难掩激动之情。
玩自拍,唱水歌、玩滑板、西藏冒险、这就是80后的张仁勇。别看他年纪轻轻,却已经与中科院的研究团队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载人航天预研等多个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现为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探索室副研究员,是我国培养的首位水族工学博士。
1984年,张仁勇出生在离县城三都自治县22公里的水龙乡水龙村,这里是水族的主要聚居区,水族人勤劳、热情、质朴,但偏远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限制了村寨的发展,家里六个孩子中,张仁勇最小,备受哥哥姐姐宠爱,儿时张仁勇与村里众多孩子一样,居住在透风又透雨的老木屋里,家里十分贫困。
由于家里贫困,为了供六个孩子读书,父亲常年在外乡打工,母亲则承担了家里所有重活,懂事的张仁勇每天放学后与哥哥姐姐一起分担母亲的农活,砍柴、放牛、收玉米、逃学不读书伴随自己的童年。
张仁勇13岁那年的一天下午,他与母亲一起在水田里拔秧苗,母亲说自己肚子痛,先回家休息,叮嘱其把秧苗拔完,第二天她来插到另外一块田里。张仁勇回到家中,母亲已被送往医院,而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母亲的离去,让张仁勇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奶奶成为了他的依靠,从那之后,原本天天逃学下河撒野的“水娃”懂事了许多,开始努力读书。乡里的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在张仁勇初二那年,父亲用打工赚来的钱让他去县城的鹏城希望学校就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大多用水语教学,对古诗词基本上不理解,乡里初中也没有正式的英语老师,都是由地理老师代课,由于基础实在太差,张仁勇差点被县城中学 “拒之门外”。
中学期间,班主任韦正义发现张仁勇在学数、物理、化学方面比较聪慧,便开始慢慢耐心辅导他,张仁勇的学习慢慢有了变化。
三都鹏城希望学校是一所由深圳市多家爱心援建的爱心学校,入学后,张仁勇得到了深圳爱心人士余晓炜一家的长期资助。雪中送炭,让离家的少年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大爱与温暖。2003年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这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踏入大学校门不是苦读的终点,而是实现梦想的起点,大学里,他成了同窗和老师的印象中那个“最晚离开图书馆的人”。当学习感到疲惫的时候,张仁勇就到学校的航天博物馆里转转,看看那些飞行器模型,又燃起了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9年张仁勇获硕博连读资格攻读博士,2011年获国家资助到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留学两年。 他没有辜负母校的期望,在中外导师的指导下, 2015年,张仁勇顺利通过博士学位答辩,被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聘用,大山的“水娃”终于走入了中国航天的核心领域。
求学期间,张仁勇得到了很多的社会关爱,让他也懂得了“感恩”与“回馈”。 他募集10万元设立“水龙村春晖教育基金”,向社会发起倡议,反哺家乡。从大学至今,他持续7年到家乡各中小学校做航天科普讲座或学习报告会,鼓励家乡的孩子努力求学,开阔视野,走出大山。从意大利米兰、到北京、西安,只要有重要的场合,张仁勇都会穿上三都水族马尾绣礼服,积极向外界宣传水族文化。
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2020年3月, 意大利抗疫形式愈发严峻,身在北京的张仁勇萌发了向母校捐赠医疗物资的想法,他联合校友共同发出了捐赠倡议书,吸引了意大利各大学的中国校友及家属共603人参与,收到爱心捐款共30多万元,以及护目镜、医用手套、口罩等物资和国内国际物流支援。 两批抗疫物资在3月20日、4月6日运抵米兰, 尽显中意国际友情。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中国事务副校长 教授 Giuliano Noci
亲爱的米兰理工大学中国校友,请允许我代表米兰理工大学校长Resta教授及我本人对于你们过去几天所做的,难以置信的承诺和努力表达衷心感谢,你们的效率出奇的高,用一周的时间就送来了第一批物资,米兰理工大学为中国校友感到非常的骄傲,谢谢我的朋友们!米兰等你们!
2019年底,张仁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副教授,作为黔南人他表示,将会努力成为家乡学子与科学世界的“纽带”,帮助更多孩子实现走出大山、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来源:黔南新闻联播)
编辑:胡蓉
统筹:王迟
编审:闵捷
· 中秋是个什么秋?